黄效峰
沈沛君
如果身边的小伙伴都不能陪你去旅行,那下载一个APP,输入目的地和时间,自然会有一堆小伙伴来到你身边。这就是结伴旅行APP。
结伴作为一种明确的需求杀入在线旅游这片红海,近日这类APP扎堆出现,其中不少获得了首轮融资,有观点甚至认为结伴旅游将是下一波创业热潮,但身为资深驴友的起点创投创始合伙人查立却认为,目前国内值得投资的旅行应用还未出现,因为这类结伴APP不仅难以导入大流量,用户粘性也是一道坎。
结伴是强需求
在线旅游,看似红海一片。可仍有创业者在这个领域苦苦寻觅栖息地,“结伴旅游”犹如“小清新”给这些创业者带来希望。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日结伴旅游A PP获得融资的有:如搭伴玩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100万投资,行者获得中路集团20 0万投资,约伴网获得户外门户网站8264投资。
在大多数人看来,结伴旅行A PP或许并非像吃饭、打车购物一样属于刚性需求,缘何这块蛋糕引得创业者如此追捧?
蚂蜂窝创始人陈罡认为结伴作为在线旅游的一个细分领域,是必然阶段的产物。他分析,在线旅游的第一个时代是以“鼠标+水泥”开始的时代,把线下的资源搬到线上。第二个时代,大家对信息有了对比的需求,于是诞生了去哪儿的模式。而目前第三个时代应该是多样化、细分化,也就有了结伴旅行的出现。
从用户角度上来说,“结伴需求”也是一直存在的。戈壁投资合伙人蒋涛对南都记者说:“其实,结伴旅游的需求还是非常明确的,比如之前一些旅游论坛或者豆瓣等网站也都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内容,从活跃度上来看还不错。”捡人网创始人许佐麟分析,以前结伴旅游主要是户外驴友的行为,他们外出爬山、徒步、探险等,必须通过结伴来提高安全度,但随着目前兴起的“穷游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大学生成为了结伴旅游的主要群体。在他发起的一项微博调查中,大多数用户选择结伴的目的都是“结伴”,其次才是节省成本等。
对于第一批“参战”的创业者,用户粘性和产品体验一直是摆在了最重要的议程。
行者创始人沈沛君为了增强用户的粘性,将结伴旅游的概念扩大化。他认为,结伴社交应用其实并不局限于“旅游”,它的实质是出行社交,旅行、出差、上下班途中的人都是行者的目标用户,这样社交味更浓、粘性更强。而中路投资高级项目经理张婷在对社交旅游产品进行投资调查时发现,社交是增强用户对结伴旅游产品粘度的重要切入点。她强调:“在投资该类项目时,用户活跃度及粘度是重要指标之一。结伴可以视为一个导入流量的切入点,但关键在于通过社交来增强粘度的能力。”
与这些人意见不同,许佐麟则认为,在线旅游类网站的粘性普遍不强,所以他认为粘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吸引人的因素,最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搭伴的成功率,让用户每次都能“搭到伴、捡到人”,这样这些用户自然会转化为有效用户。许佐麟把这一点视为研发产品的核心。他说:“如果可以提高捡人成功率,就增加,不能提高捡人成功率,就删除这个功能,管它什么粘性不粘性的,满足用户需求才是主要目标。”
粘性是硬骨头
虽说结伴需求一直存在,但说到底,它并非一个持续性需求,蒋涛直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团队可能不会投资这类的A PP。”他认为,虽然说旅游需求越来越变成了刚性需求,但使用频率太低。以结伴为切入点虽然能够聚集一些人气,可并不能提供一些持续性的需求。
而采访中,就产品而言,南都记者发现有些投资人并不满意。拼图网创始人黄效峰分析,现在的约伴服务虽然非常多,大多还停留在信息张贴板式的1.0时代,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用户检索,并且结伴的成功率也不高。所以他在做流量的同时,计划在产品层面对用户及信息引入更多的筛选机制,帮助用户提升结伴的信任度和安全性。
查立直言:“目前在线旅游市场上的应用在产品本身方面做得不够好。”他认为,旅游并不是一个“定一个地方,安排好一切的服务”的过程,而是一次深度学习、一次深度体验、一次充满随机变化的行程。但目前应用大多都是提供一些大路货的信息,而缺少深度的攻略。他说:“对于那些‘以目的地为起点而自称解决你一切问题’的A PP,我不是信徒。”对此,蒋涛也向南都记者吐槽:“即便下载国内最大最全的旅游攻略,也要看二三十篇才能找到为数不多的有效信息。”
回到结伴旅游上,蒋涛认为,决定一个结伴应用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是否能结到合适的伴。如果能真正取代之前的论坛和网站,必须在产品上做得足够好。他说:“其实贴个帖子也不是很麻烦,如果能达到的效果比A PP好,可能更多人反倒愿意发个帖子。虽然论坛体验一般,但最终的效果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盈利是老门道
虽然有像查立和蒋涛这样对目前旅游应用不满的用户,但他们仍看好广阔的旅游市场。而创业者或许正是基于此才认为结伴旅行仍存有一片蓝海。
南都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国内目前还停留在“报团”的阶段,结伴旅游显得非常小众,但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更看重未来的市场。根据许佐麟和团队的一份统计,目前结伴旅游大约在整个游客群体中仅占据10%的比例,而且以90后为主。许佐麟说:“虽然看上去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2012年中国旅游人次29.6亿次,相当于有2.9亿次旅游人次是结伴旅游,这样听上去,市场也非常大。”同时,许佐麟认为慢慢00后也加入这一团体,市场份额会越变越大。
蒋涛则认为,从旅游市场上来讲,现在越来越多人会选择自助游,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市民每年都会有一到三次的基本需求,所以乘着东风,结伴旅行的人肯定会增加。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张婷认为,在旅游和社交方面,未来一定是会出一家比较大的网站或者A PP。她向南都记者分析,目前国内大多数在线旅游类的应用都比较集中在游记和攻略等内容上,而这些做游记和攻略的应用中社交成分都比较轻,更加偏小清新一些。所以不少创业者选择社交这一个切入点。
一直关注做旅行分享及交友社区的黄效峰也非常认同这一点,他在运营的过程中发现,结伴功能用户活跃度很高,所以才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在黄效峰看来,不同于陌陌这类陌生人之间的社交行为,旅行结伴的沟通有明确的切入点,并且是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能带来更加真实和独特体验的社交方式。就拼途网的用户分析可以看出,其中20-39岁的用户占到75%,而女性占比约55%。
作为第一批结伴旅游的先行者,南都记者了解到,行者未来的盈利方向还是以预订为主,主要包括车票、门票、机票、酒店等。同时也会考虑对于其他A PP的广告收入,或者通过一站式介入到一些收费的攻略应用获取利益提成。
而拼途网目前与一些热门目的地的比较知名的、有资质证明的户外俱乐部合作,推出了名为“拼途召集令”的产品。拼途网帮助召集用户,俱乐部则付给拼途网佣金。黄效峰告诉南都记者,未来这会成为拼途网的一个主攻方向。此外,还会考虑通过“俱乐部的收客佣金”、“旅行产品及服务的精准推送与导购”等增值服务。
目前成熟的渠道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联合运营,而买广告将非常烧钱。
目前手游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但渠道越发呈现分散化的状态,对此,汪东风认为,这需要一个由分散走向集中化的过程。他分析:“所谓内容多了渠道为王,渠道多了内容为王。游戏产业在爆发的过程中,由于研发门槛不高,所以成千上万的团队加入到研发的领域,就变成了渠道为王的局面。”他告诉南都记者:“虽然渠道会存在非常长的时间,但寡头仍会集中在腾讯、360等公司,并不断挤压小渠道,慢慢终究会走向平衡。”至于云游未来在渠道方面的布局,汪东风非常低调:“目前还属于保密的阶段。”
在产品方面,如何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品?汪东风紧握着两个指标。一是产品指标,二是商业化指标。汪东风认为,产品指标主要是指产品的留存率。他向南都记者解释:“今天来了10000个人,明天还有多少人会回来。更细化的是,在多少级或者多少分钟流失的人最多,有没有补救的办法。”至于商业化指标,指的是游戏本身付费人群的比例,比如单个人付费的金额等。
南都记者留意到,公司内大部分都是年轻的面孔,汪东风介绍,因为只有年轻人才更了解用户,在研发产品上讲求速度之外,更看重能否在用户提出反馈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行者:陌陌式拼途
匹配同路伙伴,定位出行社交
[创业ID ]
企业名称:深圳市汉泰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者:沈沛君
创业时间:2010年
团队成员:9人
商业模式:折扣酒店、机票、火车票等预订分成
融资情况:获得中路集团200万投资
发布出行计划、寻找同路伙伴、分享旅游心得……这似乎是时下以结伴旅游为主题的网站及应用的共同标签。行者———寻找同路伙伴(下简称行者)的创始人沈沛君告诉南都记者,旅行社交应用其实并不局限于“旅游”,它的实质是出行社交,旅行、出差、上下班途中的人都是行者的目标用户,比起同类型应用,它的社交味更浓。
陌陌+“在路上”
行者虽然今年4月才上线,但这个创业点子沈沛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酝酿。做销售出身的他对市场有种特别的敏感,在关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他渐渐嗅到了机会:以陌陌、遇见为代表的社交产品不断涌现,但绝大多数都是基于LBS位置定位的简单型社交,虽然门槛比较低,能迅速实现用户的规模化,但仅凭地理位置就把完全陌生的两个人拉在一起,注定用户的粘性、互动性非常小;另一类旅行分享类应用如在路上、嗡嗡则重点着眼于分享,淡化社交,而把两者结合或许更有前景———以相同的行走轨迹或者共同的目的地作为社交的切入点,更具备沟通交流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自助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在沈沛君看来,这种不依附于团体的旅游趋势,正是旅行社交应用发展的机会,可以首先从这部分消费人群身上打开市场;把旅行社交的外延扩大,其实它的重心是社交,在当今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的社会,很多出门在外的人都需要有同路的伙伴。
首页展示社区用户
对于用户而言,旅行社交应用的好处在于既能找到同路伙伴,结识新朋友,又能在预订酒店、机票、景点门票时获得团体折扣,降低旅行成本。纵观目前市场上主打旅行社交的网站和应用,几乎都朝着这个需求,也基本上能实现上述这些功能,行者如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呢?
沈沛君告诉南都记者,行者在展现形式上与其他同类产品有不少差异:很多网站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论坛,招募同伴的信息以帖子的形式存在,外加一个可以输入目的地的搜索栏;而行者的模式不是发帖,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出行轨迹、交通工具等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同路伙伴,更有效率。即使是没有足迹、没有出行计划的新用户,也可以在个人页面提交资料和照片,行者的首页就是社区用户的直接展示。
目前,行者的注册用户达到20万,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在3分钟以上,而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国内的A PP用户单次使用普遍不到3分钟。
“旅行社交现在还称不上一个行业,只是一个初露端倪的市场热点,尽管前景广阔,但就像两年前LB S定位,做得好可以挖掘出大市场,但做不好就可能成了鸡肋。”沈沛君认为,现阶段重在积累用户、优化用户体验,等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后,盈利模式还可以再深挖,但现在还不便透露。
拼途网:深耕驴友召集令
信息量为王,重点是“拼”
企业名称:杭州麦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创业者:黄效峰
创业时间:2010年
创业地点:浙江
项目团队成员:6人
商业模式:以“拼途召集令”的形式推荐合作的户外领队的召集信息,获得一定佣金。
融资情况:暂无
拼途网自从2010年推出以来,一直是个游记分享类社区,直到今年1月份,才悄然“变身”为结伴旅行网站。拼途网创始人黄效峰对南都记者说,现在主流做结伴的大多是旅行社区的子频道,而拼途网看好这一市场前景,把精力都集中于此。
论坛直白约伴
事实上,拼途网在改版之前,有关“结伴”的内容也是以子频道的形式存在,持续的高活跃度让黄效峰觉得,与其继续做大而全的社区,不如投身到社交性更强的结伴旅行领域。
黄效峰的团队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出身,有感于生活中很多忙于工作的都市白领都渴望通过互联网扩大社交圈子,他认为,结伴旅行作为其中一个细分领域,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被互联网化的这一代人崇尚自由,乐于接受自助旅行,拼途网就是瞄准那些单身的又喜欢自助游的年轻人。”
大部分结伴旅行网站实际上就是出发前发布召集信息的地方,拼途网也不例外。信息招贴板式的直白展示,乍看与普通论坛无异。黄效峰告诉南都记者,这种展示方式最平常,也是用户最习惯的旅行结伴,首先得有人可以找,帖子的形式能迅速积累大量的结伴信息,所以现阶段暂不考虑产品差异化的问题,而是努力提升人气、扩大信息量。
据了解,拼途网的注册用户有8万多人,平均每天新发的结伴帖在300条左右,用户回应达500多条。黄效峰说,这个活跃度是个不错的开端。
移动即时结伴
如果拼途网只停留在一个论坛式的网站,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这只是他们发结伴信息的其中一个渠道,谈不上有什么粘性。
黄效峰认为,主流结伴网站聚集的都是出发前的信息,很可能最后并没有成行,等于是无效信息。而拼途网下一步重心在旅途中的即时结伴,这类信息准确度更高,也更有利于积累用户;但前提是信息要能及时送达,因此需要相应地开发手机端应用,让用户在发布信息以后,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接收回应。他表示,拼途网会慢慢延伸到移动端,从旅行前到旅行中,一步步扩大服务范围。
与此同时,黄效峰也考虑到结伴旅游本身的局限性,毕竟旅游本身不是高频次的消费行为,喜欢自助游又接受陌生人同行的群体不会特别多。他告诉南都记者,旅行只是拼途网目前的一个切入点,等品牌建立起来以后,也许会多走几条路,比如进一步衍生拼车、拼住等等,分别开发相应的A PP应用,积累更多用户。“拼途网的重点是‘拼’,根据用户的需求也许会发展不同的载体,但始终不会离开社交这个核心。”黄效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