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迁古村众多古建筑中,流传着“文看慎德堂,武看思慎堂”的说法。高迁古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向来以文才著称者居多,然而思慎堂却独树一帜,因先后出过七位武举人而声名远扬,堪称赫赫有名的练武世家。

思慎堂由吴氏第32世吴熙程(1803一1849)建成。“思慎”之名,取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但与名字所传递的文雅之感不同,这里是武风鼎盛之地。

踏入思慎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石雕门框与门楣,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前院门堂由石板铺地,历经岁月沧桑,石板上布满了裂痕,这是历代武举人在此长期习武留下的印记。门堂西面,摆放着重达160公斤和90公斤的石锁,这些皆是武人们练武的器械。据说,当年的武举人能一手将小石锁举过头顶,其力量之惊人,令人赞叹不已。门堂西北还有两条稍为突出的石阶,相传武举人站在上面,十几个人合力用绳拉他,竟未能将其拉下,石阶却因受力外移了几公分,足见武举人的威猛强悍。
除了浓厚的武韵,思慎堂的石雕艺术亦十分出众。其东侧门门框上,由桃子、如意云头组合而成的石雕“门臼”,不仅寓意吉祥长寿如意,而且祥云底部空心设计,可放置门闩,形成“半截门”,兼具实用与美观功能。中堂两侧上方的十四个“龙”形图案“托角”,又称“雀替”,不仅能承托楼板重量,还具有装饰和防火作用,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美好祈愿。西厢房的花窗更是精品,据说足足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喜”字窗以楮树为材,下半部分是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形图案,上半部分镶嵌着六瓣花,寓意六六大顺。

时光流转,这座有着200年历史的思慎堂,曾一度无人居住,渐渐蒙上了岁月的尘埃。然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未被遗忘。2024年,思慎堂经过精心修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参观旅游景点。如今,游客们踏入思慎堂,既能领略到古代练武世家的雄浑武风,又能欣赏到精湛绝伦的石雕艺术,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高迁古村独特的魅力。思慎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高迁古村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整理:吴为)